@半个空中飞人:看了今天几个朋友谈房地产,总有人去问 “刚需能不能买”。按照我自己工作经历积累的对房地产的理解,这种问题大概总结为以下几个结论:
1、居住是刚需,但不一定要住房里,桥洞也可以住。
2、即便我们要过上有尊严的生活,就要住在房子里,但是买房依然不是刚需,因为能解决居住需求的,不是只有买房一条路。
3、“买房是刚需” 其实是最近二十年被塑造出来的时代意识,但只要是时代的,一定有历史阶段性。
4、塑造时代意识不仅仅靠鼓吹买房,还靠把教育、医疗(尤其是教育,比如学位)跟房产证绑定,买了房才能享受在地化的教育资源本质上是一种教育市场化的变种。
5、鉴于国家把人看成是宝贵资产并回收原先下放给市场的育人之权,最终导向就是教育、医疗这类本来与房产绑定的社会福利配套跟房产解耦。接下来搞的保障性租赁住房可能就要直接配套学位和社区医院了。多盖学校、多搞医院也能拉动 GDP,是吧。对了,门诊费用这两天刚刚放开跨省医保结算了,医疗和房产本本解耦了。
6、房价上涨时,“刚需说” 也更加坚挺,即便可能和教育、医疗无关,但就是刚需。原因很简单,因为买房能发财的时代,人人都想搭上这班快车,而 ——
7、发财才是真正的刚需,如果能发财,不要说房产,桥洞也可以是刚需。 说买房是刚需的,都是自己骗自己,如果真有勇气,应该直面 “发财才是刚需” 这个真正的内心独白。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angzs.com/5330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