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涨姿势首页
  2. 世界观

15天火速倒闭,牛肋条自助烤肉批量跑路?

一、火了不到一年,牛肋条自助烤肉开始走下坡路了?

从生烫牛肉米线、渣渣牛肉米线,到潮汕牛肉火锅、鲜切牛肉火锅…… 最近这一年,牛肉细分赛道的新项目层出不穷,创业风潮更是一波接一波。

去年年底走红的 “牛肋条烤肉自助”,靠着人均 30~60 元牛肋条无限畅吃的低价高质路线,让不少网友争先打卡。

牛肋条自助赛道中最先破圈,也是相对体量更大的 “林真真牛肋条放题”,去年年底走红时只有 10 家店,如今门店数量已经达到近 100 家。高峰期,林真真门店每月的销售额突破百万。

连锁品牌加速扩张,市面上也开始接连出现无数主打牛肋条的店铺,相似的品牌名字、相似的品牌调性,几乎一模一样的产品和经营模式,全国各地的牛肋条自助批量诞生。

但如它的 “前辈们” 一样:冒烤鸭、生烫牛,火了不到一年,牛肋条自助烤肉的火在逐渐被浇灭。最近一段时间,有一些牛肋条自助烤肉店悄悄倒下。

二手设备回收商狗哥告诉内参君,上半年他收购了一家牛肋条烤肉自助店,门店位于北京六环外,经营面积大约 300㎡,但营业时间仅有一个多月。

在狗哥的视频里,他也将牛肋条自助评价为 “2025 年谁碰谁死的网红项目”,他从二手回收的角度看,直言:牛肋条自助项目从出生起就是为了割韭菜。

“类似牛肋条的项目年年都有,到最后几乎都是赔本赚吆喝。开一家店快速打爆,几个月后放开加盟收割,一年放出上百家,很多餐饮小白看着排队猛烈就容易冲动,根本不算账看赚不赚钱。”

目前来看,牛肋条自助并未跑出绝对寡头,连锁品牌体量相对仍较小,单店则频繁陷入同质化危机,倒闭风险较大。一位餐饮业连续创业者在今年 5 月预测,“牛肋条项目在 6~7 月份会出现第一波倒闭潮,品质不行的、复购率不行的,会倒闭一大堆,腾出市场空间。”

不少牛肋条自助的餐饮老板开始晒出自己的 “倒闭” 经历,其中不乏因为市场热度快速入局的人,从考察到闭店仅仅维持了 2 个月,更有投资 50 万元的餐饮门店只坚持了 15 天就倒闭转让。

梁不凡烤牛肋条创始人也表示,市面上接连出现的牛肋条模仿店,活不长的根本原因在于 “不懂餐饮细节”,比如夏天烤肉店的空调温度、冷柜温度及摆放位置,以及冷柜深度、摆几层肉合适……“我们拿真心实意来做的餐饮店,不是随随便便几个人凑点钱开个店就能盘活的。”

二、牛肋条自助,创业的双刃剑代表

走下坡路的牛肋条自助,真的会快速熄火吗?实际上,不能全盘否认。

首先,受益牛肉食材优势而诞生,伴随牛肉价格下降,牛肋条被餐饮人挖掘出来作为主要食材进军烤肉细分赛道,这既抓住了食材低成本的红利,同样打开了烤肉品类的经营思路。而且明档现切模式,用透明橱窗展示牛肋条的分切、腌渍过程,展现 “新鲜现制”,提升了顾客的价值感知。

菜品结构上,大部分牛肋条自助烤肉店的菜单相对简单,以多种口味的牛肋条为核心产品,比如原味、黑椒、番茄、香辣、蒜香、黄油菠萝、紫苏大酱等。通常还会搭配少量猪肉、鸡肉产品,以及生菜、鸡蛋、泡菜等简单的蔬菜和小菜,部分门店还提供自助饮料、小吃。如此精简的菜品设置,能够降低采购、储存、管理成本,减少浪费。

其次,高性价比配以 69 元自助无限畅吃,极易打动 20~30 岁的年轻客群,尤其是学生党。

放眼望去,牛肋条自助烤肉门店选址大多位于下沉城市和县城,或者是一二线城市的郊区,以北京来说,相关牛肋条烤肉店多分布在密云、房山、延庆、怀柔等地区,就连头部品牌林真真在北京 2 家门店的选址也分别位于房山和丰台,距离市区相对较远,租金压力更小;同时,门店多围绕高校商圈和社区,符合门店人均定价和所在市场的消费力,又传递了烟火气,还能打动学生党。

“现在的烤肉品牌有了新的竞争逻辑。在品质性价比大趋势里,从下沉市场切入,提高产品品质、降低毛利率 、提供有竞争力性价比的客单价。” 餐饮老板内参创始人秦朝曾说。

至于网友提到人均 39、49 元畅吃,真的不怕被吃亏本吗?

自助就是让顾客自行烤制,延长用餐时间,最大限度地节约人力成本,也有门店规定顾客吃完一盘后才能取第二盘,或采用 “一锅一取” 的按锅配餐形式,来减少食材浪费和消费者的无限自取。

而且,“与其说是牛肋条自助烤肉,倒不如说是炒肉,大部分门店会提前把牛肋条切好摆盘,并且腌制好不同风味,肉品中添加的油相对更多,当顾客将这一盘肉倒在烤盘上时,更像是一道菜,容易增加饱腹感。” 有消费者这样说。

“未来烤肉的发展方向是专门店,肉品专业化,菜单、门店轻量化;烤肉未来趋势是性价比,要做低端食材、中端价格、高端体验;烤肉的核心技术是肉的选择和切配,而非肉本身。当然,低端食材并非指品质差的食材,而是指供应链价格洼地的食材。” 一位业内人士认为。

即便如此,牛肋条自助烤肉的关店现象和短暂存活周期的现实,再次印证了任何一个新项目的出现有其必然性,但想要从一个网红项目做成品牌和长久生意,需要经受考验。

现在来看,牛肋条自助烤肉整体偏向网红属性,虽然众多门店层出不穷,但却严重缺乏创新。

就比如,在部分下沉市场出现了 “姓氏 + 不凡牛肋条自助” 的批量门店,无论是名字、产品、还是装修风格上都可以说毫无差异化,几乎都是粘贴复制地去模仿。这样所谓的自创品牌或门店,如果创业者没有运营经营经验,大概率是以失败告终,门店无法长期支撑运营。

而牛肋条自助烤肉的自身基因也决定了很难跑出大规模连锁。

品类同质化无限放大,甚至一步步陷入价格战。牛肋条价格战愈演愈烈,从 89、79 元卷到 39.9 元,低价的狂欢背后大概是门店的 “一次生意”,如果一味地靠卷低价来实现破圈和吸引客流,反而会适得其反,门店承压能力变弱,在压力之下,肉品品质一旦出现问题,将对门店造成不可逆的影响,何况消费者也不是傻子,虽然大家倾向于追求实惠用餐定价,但前提是产品、品质、服务都要过关,否则门店只是做 “一次生意”,没有回头客和复购率。

另一方面,没有供应链命门就无法抗压,牛肋条自助烤肉的门店以单店和小连锁品牌居多,他们共同面临的考验就是供应链。流量造神,品控翻车,打卡经济背后的供应链才是命门,前端网红带不动后端品控,迟早会崩盘,而供应链是最大的生死线,创业小白一般是玩不起的。

二手餐饮设备回收商彬哥也提到了牛肋条自助倒闭的两重因素,主要是 “内卷” 和 “关税”。

“承德去年年底开始出现牛肋条自助店,一条街上甚至有十几家,而且价格越卷越低,品质越卷越高,几十块钱不限量的牛肉卷都开始出现牛雪花这种品质的了。另外,由于关税及其他因素,牛肉价格也在不断变动,曾经低价进口来的牛肉上涨了 30%。”

三、韭菜项目一波接一波,餐饮小白变身 “老白”

类似于牛肋条自助的餐饮创业项目,最近这几年在餐饮行业层出不穷。

这些创业项目,大多有着极为统一的话术:“低成本创业月入 10 万”“5 天开店 10 天回本”“0 门槛手把手带你直接起飞”…… 非常容易吸引餐饮创业小白一股脑入手。

它们也有着非常相似的 “项目模式”:切中某一具体细分赛道,做 “捏合式” 创新,利用短视频等形式快速打爆流量,再以较低的客单吸引大量消费者打卡。随后,放加盟、卖技术。小白入局,老手退场,新的项目循环往复,形成闭环。

一位餐饮老板向内参君说道,“3 年前,餐饮势头非常猛,我也是那一波入局的‘餐饮小白’,3 年过去,我开倒了 7 家店、赔了小百万,已经变成‘餐饮老白’了。”

这位餐饮老板曾跟随着 “餐饮创业热潮” 先后入局过竹筒奶、冒烤鸭、生烫牛肉米线,以及牛肋条自助等。

今天他说道,“做餐饮确实不是拍脑门一热的事儿。赚快钱,有人能赚到,但肯定不是普普通通的你和我。做餐饮的王道,还是认认真真做好一家店。”

不过也有非常 “精明” 的老板,他的任何项目都不超过三个月,从卖猪脚饭到改卖天水麻辣烫,没过两个月又改成打牙砂锅、随后又做地摊牛排锅、牛肋条自助,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快进快出” 是本事,没有一个项目能干超过 3 个月,赢就赢在赚一波钱就立马换项目。但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和他一样,盲目入局开店或加盟,结局无外乎亏本赔钱关门大吉。

固然,无论是创新项目还是韭菜项目,它们在一定程度上确实为行业注入了一些新的生机,但盲目创新与跟风势必也会导致混乱。为了差异而差异,终归无法长久。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餐企老板内参,作者:内参君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angzs.com/531309.html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QR cod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