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宗桓:懂车帝 “辅助驾驶大考” 风暴速览
—— 谁在沉默、谁在反击、用户该怎么看
一、车企回应:三种态度,一目了然
1. 华为系(问界 / 智界 / 享界)
官方口径只有一句「不予置评」。随后甩出《2025 上半年辅助驾驶报告》:16.7 亿公里总里程、94.8 % 用户活跃度、200 万次避险 —— 用数据代替口水。
2. 特斯拉
陶琳转发马斯克 “安全性要超人类 10 倍” 的内部目标,并同步 Q2 数据:开启辅助驾驶的事故率仅为普通车的 1/9.5。潜台词:不陪跑排行榜。
3. 岚图
官方最 “直球”:测试确实暴露了高速避险、非标障碍物识别短板,呼吁把 “碰撞自动解锁、夜间施工误判率” 写进强制国标,用 “最差场景通过率” 取代 PPT。
4. 广汽丰田
铂智 3X 城区 9 场景 7 项通过,但强调 “智驾只是辅助,安全优先”。
5. 比亚迪、理想、小鹏
暂未发声,部分车型被点名 “高风险”。
二、争议靶心:测试方法到底靠不靠谱?
・变量不统一:车速、跟车距离、天气未对齐,被吐槽 “高考对中考”。
・场景过极限:30 m 内避让静止故障车 + 高速车流,被指越出 L2 安全边界。
・人为干预疑云:问界 M9 疑似被强制回正,懂车帝解释是 “AEB 抑制绕行”。
・央视 “退联”:稿件从 “央视新闻联合懂车帝” 改成 “央视新闻发布”,耐人寻味。
三、镜子照出的行业通病
1. 技术短板
‑ 避险策略简单粗暴:多数车型 “让道不让速”,86 km/h 直接追尾。
‑ AEB 与 NOA 掐架:AEB 一介入,绕行功能被锁死。
2. 宣传反噬
“零接管”“L4 体验” 喊得震天响,实测高速夜间避障通过率 47 %,城区儿童避让 58 %—— 落差巨大。
四、监管与标准走向
・公安部:L2 级事故责任永远在驾驶员,脱手即违法。
・工信部:拟禁止 “自动驾驶” 宣传用语,统一改为 “组合辅助驾驶”。
・岚图等车企:推动把 “失效兜底能力” 纳入国标。
五、给用户的 3 句忠告
1. 测试只是极端场景,别一棒子打死技术,也别盲信 “零接管”。
2. 日常开车:手不离盘、100 km/h 跟车≥100 m、施工 / 夜间立刻接管。
3. 买车前多对比中保研、Euro-NCAP 等多源数据,少看单一排行榜。
结语
懂车帝的这场 “极限考试” 像一面镜子:
镜子这边,是技术狂奔后不得不补的安全兜底课;
镜子那边,是驾驶者永远握紧的方向盘。
算法再先进,敬畏生命的那只手,永远不可替代。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angzs.com/5317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