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二号头目:我倾向于觉得,电影票房市场不行,跟电影质量关系不大,以前市场好的时候也是一堆翔里偶尔有个玉米粒。
跟短视频解说有关,但也关系不大。主要跟搞对象有关,尤其电影院的那些周边,饮料爆米花,贵到荒唐,暴利程度堪比毒品,主要是情侣买,甚至是刚约会的情侣买,确定下来关系后女的都不让男的买,觉得太离谱。
我专门问了一圈,尤其男的,要不是搞对象,进电影院是极少的,我自己也是这样,婚后就没咋去,主要是成本太高了,去一趟前后得三个小时以上,对于中年人来说太难了。也有少量票房是孩子贡献的,比如《熊出没》这种,比例不大,孩子也在减少。
电影院一直以来的主力都是搞对象阶段的小情侣,这些年搞对象活跃度明显降了,不仅电影这个依托搞对象的产业不行,其他类似的 “舔狗经济” 都不太行,大家考虑做生意的时候也注意着点。
@洗不白的墨克: 主要是时间,连续的 3 小时不间断的时间,在带娃以后根本不可能,如果要带娃看电影,那必须得是 5-6 岁以后才能看合家欢、动画电影,题材被大大压缩了。
@浅浅的 1977: 我不觉得跟这个有关,我谈恋爱的时候看电影,后来也一直看,有时候一个人也看,现在不怎么看纯粹就是因为电影太烂了
@好仁王老湿: 原因有很多,但其实更多还是娱乐方式的多元,不同年龄阶段个人的时间,都在被娱乐供给方厮杀式的争夺,电影竞争力不强了。最主要的就是短视频 各类手游 短剧 电子书等等。我们小区一些老头老太太麻将都不打了,看微短剧了。
@黑鱼要冷静: 提供一条思路,现在大屏电视投屏基本能达到家庭影院的效果。能自主选片,还能中途停止,看一半下次继续,从经济性和便捷性来看,除了科幻、战争题材外的大部分影片都被电视投屏替代了。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angzs.com/5308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