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涨姿势首页
  2. 世界观

大量刷短视频,会让大脑变笨拙吗?

作者 / 赵泠

看起来,题述现象不是 “大脑变笨拙”,而是暂时性记忆抑制。这抑制可在停止进行媒体多任务行为后随时间流逝自然消退。

2020 年,两项研究发现,频繁进行媒体多任务会损害青壮年人的记忆力,表现为注意力分散、遗忘增加。在电脑和手机之间多线作业会加剧舌尖现象 [1]。

舌尖现象 /tip of the tongue,暂时性记忆抑制,“话到嘴边想不起来要说什么”。提问者描述的似乎就是如此。

当代年轻人经常同时操作智能手机和个人电脑、平板电脑等设备,同时关注办公软件、网页、社交软件、手机游戏等,在这之中频繁切换。“同时使用多种形式的数字媒体” 属于 “媒体多任务”。

2019 年,关于媒体多任务与阅读及认知的研究表明,媒体多任务行为会增加工作时间(最多可达 40%)、影响认知理解、造成浅阅读。

同时处理完成更多的媒体任务,看起来更有效率,其实不适合人类的脑:人脑的认知资源有限,当我们尝试一次做多个任务时,任务完成速度就会减慢。密歇根州立大学研究人员认为,媒体多线程工作日益增长的趋势可能在人群中导致焦虑和情绪失控相关的心理健康问题。

2005 年,伦敦大学精神病学研究所研究人员发现,职员们被邮件和电话分散注意力导致智商暂时下降,其效果是吸食大麻产生的干扰效果的两倍。

让大脑的注意力从一项活动转到另一项活动,会导致前额叶皮质和纹状体消耗葡萄糖。多线程工作会导致频繁转移,使大脑迅速消耗葡萄糖,在一些人身上会导致 “晕头转向”。

2011 年,加利福尼亚大学研究人员发现,多线程工作对年轻人和老年人的短期记忆(工作记忆)都有消极影响 [2]。

多线程工作会使大脑增加皮质醇分泌量,这是关联到精神压力的激素。压力导致人对琐碎的事感到焦虑,这又导致更多的皮质醇释放,产生恶性循环。
阅读和回复电子邮件会引起大量皮质醇分泌。

2016 年,我国的一项研究发现,在学习情境下 84% 的大学生会进行媒体多任务行为,特别是与学习无关的媒体多任务行为。一些学生自诉媒体多任务行为会降低学习效率和质量,产生内疚和焦虑情绪;另一些学生自诉媒体多任务行为使他们感到放松和愉悦,激励学习、重组思路 [3]—— 结合上面的研究,你可以看出,后者所谓的放松和愉悦是以延长工作时间、降低工作效率换来的。

另一方面,2025 年,一篇文章称,在统计上,日常使用手机、个人电脑、互联网等数字技术的中老年人患认知障碍的风险降低约 46% 到 58%,三管齐下者降低约 75%. 控制其他多种影响因素后,数字技术的认知保护作用看起来仍然存在,其因果性和机制有待研究。

来源:知乎日报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angzs.com/527588.html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QR cod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