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几天在想,由于劳动力市场是自由竞争市场,劳动者之间存在着激烈竞争,凡是进入门槛比较低(对应聘者的条件要求不高)的行业,都会达到一个相对均衡的收入状态。比方说:
1、苦、累、有点危险,或者需要一定技术的工作岗位,大致会在同一个收入水平,比如北京地区的快递、外卖、建筑装修类技术工人等,约为每月 8000-15000 元;
2、相对比较不苦、不累、没有什么技术,不需要顶风冒雨、有空调,或者相对体面点的工作岗位,大致也会是另一个相同的收入水平,比如北京地区的普工、网约车、文员、房产中介、柜姐等收入约为每月 4000-8000 元左右。
如果第一类工作岗位的收入相对于第二类工作岗位来说偏低,因为它比较苦、累、有点危险,或者需要过硬技术,所以应聘的人数就会减少,供不应求,进而工资回升。
反之,如果第二类工作岗位的收入相对于第一类来说偏高,就会有大量人员来求职,则供大于求,会导致工资水平降低。
工资低到什么程度,市场就会恢复均衡?由于低端劳动力过剩,市场只会让第二类工作人员的月收入足够在北京满足低层次的生存,甚至小有盈余,还有点希望。
比如,餐厅服务员是包吃住四五千元,每年能存款几万元。北京底层打工者月房租(合租、近郊,城中村、老破小之类)可能是 800-1500 元一个月,吃饭一个月大约是 1500-2000 多元,加上手机费、理发、衣服、社保医疗等等,不包吃住的话,一个月最低收入起码需要在 3000-4000 元,否则无法在城市里维持起码的生活水平。
于是,市场给的工资就会贴着这条线走:轻闲、不苦不累、没什么技术的工作,比如写字楼文员,给你四五千元起;苦、累、有技术的可以多一倍。这多出来的一倍收入,是因为人群中,愿意吃苦、劳累、学技术的人,数量总是远少于想偷懒的人。后者更加供大于求,所以收入只能贴着城市里最低、最起码的生活水平这条线走。
所以,普通文科大学生毕业起薪在三四千元就显得再正常不过了,因为他们跟初中、高中学历的打工者没有本质区别,没什么特殊的稀缺技能。毕竟,目前每年的大学毕业生是 1200 万人,占到同龄人的 70% 左右了。换言之,找个高中学历的年轻人可能都比找个大学生难了,可能更稀缺。
普通文科大学生最好的出路也许就是考公、考编、考研(换专业、换个好学校)了。如果普通文科大学生没有技术,没有特长,又考不上公务员、事业编、老师等,找不到理想的线下工作,能不能通过自媒体、短视频、网络写作、开网店等方式赚钱?
目前,教培行业(课外辅导)在福建、北京都相当赚钱,我有一个福州朋友一年教培的现金净收入超过 20 万元(高时 30 万,一个暑假就有五六万元,而福州普通人工资一年才 12 万元左右),但这个工作对个人文凭、从业经历、教师资格都有要求,普通文科毕业生可能干不来。多数学生家长不信任一个没有老师工作经验的年轻人。
在起点、晋江文学城等进行网络写作,我不了解,感觉很难赚钱,因为我出版过四套书,每套书 15-30 万字左右,每套书的收入大约是 3000-2 万元左右。显然,只有成为爆款畅销书才可能大赚钱。网络写作应该是同理。绝大多数人写不出爆款文。据说起点网站签约后,多数人只能领全勤奖每个月 1000-1500 元。而能够签约就算比较有本事了,我都没有签约过,感觉这个门槛就已经很高了。
开网店我觉得需要有不错的特色货源,如果没有好货源,大概率很难做出名堂来。普通大学生刚毕业,对商品的了解可能也不够深入。网络平台的比价太方便了,价格没有优势,店铺没有什么特色的话,怎么获得流量?只能花钱做广告投流。估计多数人也搞不来。
短视频我不了解,据说同时在四五个网络平台上发同一个原创短视频,每一万浏览量能有几十元收入。但要有一万浏览量,不知道难不难。从微博来看,想获得这个浏览量并不难,但广告收入离几十元差非常多。
我对微信公众号、微博的自媒体收入相对了解。当然,带货广告接入、直播带货我没碰过,不懂。下面说的是纯粹的平台广告分成,即:不用你接广告、放商品链接。
微博:7 万粉丝,每天 200-300 位铁粉浏览,20-30 万页面浏览量,每天广告分成收入大约是 1-3 元左右。你没看错,就是 1-3 元左右。一年最多可能是 1000 来元。靠这个谋生的话,显然不可能。除非你有几十万、几百万粉丝,或者自己接广告、放商品链接。后者我不了解,可能收入能高一些,毕竟没有中间商赚差价,但我估计也就是多一两倍吧?换言之,如果是 7 万粉丝,一年可能顶多五六千元收入。
微信公众号:大约是 2000 多粉丝,每天写原创文章,坚持写了半年,大约 200 多篇原创文章。通常每篇会有 200-600 人点击浏览,每天广告分成收入是 1-5 元左右。感觉比微博要厚道一些,但一年收入也只有一千多元。
后台会有人私信你,问问要不要接广告。我有自知之明,都没有理会。他们发来的信息是,如果你帮助他们搞定一个股票开户的股民,可以是 50-500 元广告奖励,视这个股民的资金量来定。我估计普通股民没什么资金,可能就给你 50-100 元左右。这样的开户资源估计非常少,一年你能拉到几个客户?很难很难的。没必要尝试。
综上所述,如果是像我这样的普通人,没什么特别强的技术、本事,要靠写微博、微信公众号文章赚钱谋生,应该是比较难的。
我还算是比较勤奋自律、时间非常充裕的人,每天坚持看 1-3 小时的各种上市公司财报、资料,写 1-3 小时的文章。然而,纵然这样勤快,自媒体分成收入一天也只有 2-10 元左右。靠这个谋生显然不现实。
短视频可能也是同理。也许它的浏览量会比较高,广告分成会比较多,我们假设增加 5 个平台,变成 7 个平台(抖音、快手、微信视频号、小红书、B 站、微博、百度百家号等)同时发布,再假设每个平台的每天广告收入增加 2 倍,也就是(6-15 元)乘以 7 个平台 =(40-110 元),一个月也才 1000-3000 来元。
综上所述,普通人最好还是踏实学个技术,找份正经工作,日拱一卒,每天进步一点,如果行业或公司有发展前景,不用太在意起薪高低。至于搞自媒体之类的创业,感觉很难。
如果你是牛人,能变成大 V、网红,当然另说了,那应该能赚大钱。眼下国内网络平台上各种炒作成风,胡说八道的人非常多,估计就是为了博眼球,想红、想成为大 V,毕竟普通人太难出名了。
我搜索到的新闻说,中国以直播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主播中,95.2% 月收入在 5000 元以下,仅 0.4% 主播月收入超过 10 万元(不知道是不是税后)。中国目前搞网络自媒体、直播的人大约有近两千万人,其中年税后收入能达到一百万元水平的估计就不到一万人。况且,这些主播的收入也不稳定,可能今年比较红,收入高,明年不红了,收入直线暴跌。
千分之四这个概率也比考上北大清华本科生的概率还小。2025 年北大清华招的应届本科生大约是七千多人,研究生也大致是七八千人,我国高考考生数量是 1400 多万人,考上北清本科的概率大约是千分之五。
来源:公众号:陈某人的文字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angzs.com/5275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