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egg_GlobalMacroFin:仔细来看看这份英国 - 美国贸易框架性协议的细节以及含义
1、背景:在对等关税推出前,美国对英国大约有 100 亿美元的贸易盈余(而非赤字)。美国对 UK 平均关税税率大约在 1%,UK 对美国大约也在 1%(图 1),在平均关税方面几乎没有不对等性。农业产品上,英国关税为 9%,美国关税约为 5%。
2、本次是框架性协议,无法律约束力,未来还需继续谈判完善细节。此外这次协议并非在 4 月 2 号之后谈成的,而是之前就谈了很久。事实上自 2020 年 5 月,美英双方就开始了谈判,当时是时任英国首相 Liz Truss 和特朗普 1.0 时期的贸易代表 Lighthizer 谈,随后因拜登上台而陷入停滞。
3、本次协议内容(基于双方官网公布的 factsheet 而非特朗普本人社交媒体):
对美国来说:
1)英国将进口配额内的美国牛肉的 20% 关税降至 0%,并将免税配额由 1000 吨上调至 13000 吨(大约 1.5 亿美元)。
2)获得 14 亿升的乙醇(约 7 亿美元)出口免税配额;
3)获得大约 100 亿美元波音订单(但来自 Lutnick 采访而非双方公报,不清楚是否是新增需求)
对英国来说:
1)美国将把现有的 “其他国家” 牛肉关税配额中的 13000 公吨重新分配给英国(大约 1.5 亿美元);
2)对美汽车出口有 10 万辆配额征收 10% 关税而非 25% 的 232 关税。注:英国每年对美国出口的汽车总辆数大约就在 10 万辆上下,相当于取消了几乎所有的汽车 232 关税,涉及贸易总额约 100 亿美元,占 UK 对美国贸易总额的 14%(图 2)。
3)如果英国能够满足产业链安全相关要求,美国将可能把钢铝和药品(还未加征)以及未来其他的 232 关税取消。
对双方整体:
1)合作改善农产品等方面的市场准入;
2)在评定、认证、批准、许可等方面给与平等待遇;
3)两国确认将谈判一套雄心勃勃的数字贸易条款。
对第三方国家:
1)双方会防止非参与者利用其双边安排规避关税的原产地规则;
2)加强经济安全合作,通过协调应对第三国的非市场政策。
4、市场有讨论但协议中没有包含的条款
1)美国没有降低目前对英国的 10% 的基础对等关税,也没有承诺未来下调或不再上调关税。
2)英国未降低进口商品增值税:UK 增值税税率高达 20%,远超美国的 8-9% 的消费税,此前一直被特朗普、莱特希泽等人认为是欧洲贸易不平等的来源。本次协议没有谈及调整该税率。
3)英国未降低数字服务税:英国数字服务税(Digital Services Tax, DST)是一种针对大型数字科技公司在英国产生的收入征收的税种,于 2020 年 4 月 1 日正式实施,主要针对通过英国用户互动获得收入的跨国数字企业,税率为 2%,按收入而非利润计算,90% 的 DST 收入来自五大美国科技巨头(亚马逊、谷歌、eBay、苹果和 Meta),每年收入大约在 5 亿美元。本次协议没有直接宣布降低 DST,而只是宣布了未来将推进更全面的数字贸易条款。
4)未涉及外汇或涉及其他金融领域的合作:作为美国传统盟友,本次协议中并未涉及外汇协同干预、“百年债券” 置换等此前市场讨论较多的、所谓的 “海湖庄园协议” 中提及的条款。
5、这份协议的总体评论
1)10% 的基础对等关税可能在未来谈判中不会取消。如果美国对贸易盈余 + 传统盟友的英国都不取消 10% 关税,那么对其他赤字国将几乎不可能取消。
2)但除了 10% 关税外,美国并没有从英国身上占到什么便宜。备受关注的数字服务税和增值税都没有修订,牛肉和乙醇配额上调的总额度对于美国对英国 800 亿总出口来讲占比较低,而所谓的 100 亿的波音新订单是来自于贸易谈判还是本来就要购买也并不好说。事实上,2022-2024 年,英国每年都要从美国进口大约 80-100 亿美元的客用飞机及零部件(图 3)。
3)整个协议内容仍然局限在传统贸易领域,没有涉及金融领域的合作,表明特朗普内阁目前的重点仍然在贸易领域。但在原则上强化了对其他国家 “绕道出口”、“非市场化行为” 的打击。
4)整体协议看下来和 2020 年的 USMCA、上个月末的乌克兰矿产协议一样,都 “雷声大、雨点小”,实际改变有限。可以说这份协议中美国捞到的最大 “便宜” 就是保留了 10% 的对英国关税,理论上每年可以征收到大概 60 亿美元税收收入。但至于是英国出口商还是美国进口商来负担它,不好说。从 2018-2019 年对中美贸易摩擦的学术研究看,大多数研究都认为是美国进口商承担了这一成本(Feng et al, 2023; Fajgelbaum and Khandelwal, 2021; Cavallo et al, 2019)。
5)由于英国的特殊性(美国长期盟友、对美是贸易赤字、贸易谈判早在 4 月 2 号之前就开始了),因此这份协议对其他国家来讲并不太具有可参考意义。日本和印度的框架内容可能更值得关注。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angzs.com/5267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