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体面的工作,没有大笔消费和房贷,却一直过着艰苦朴素的生活,这种人不是赌博输钱了,就是炒股了 (@浪猪灰头林登万)
今早开晨会的时候,分行老师慷慨激昂地说:我们应该庆幸现在不是 21 年房价泡沫在高点、全民被杠杆捆绑的年月,如果我们没有全世界一多半产能的新能源车、没有部分自主可控的芯片、没有升级换代的造船和半导体、没有 deepseek,我们拿什么去做内循环、拿什么去和美帝掰投?!我们现在已经不是最坏的时期,我们的牌比上次贸易战多多了。听得我也短暂的燃了一下,但是没多会儿,打开自己和客户的账户,我又冷静下来了(@gloria 的浮云人生)
科技革命和世界新秩序都是一种叙事而已,用不了三个月,马照跑,舞照跳。世界的发展充满巨大的惯性,不是一两个人可以改变的。(@扫地好辛苦)
之前我不是说我朋友 A 做外贸的,赚得还可以么,是很个人化的小生意小公司,不是那种大公司,后来太多人知道这个能赚钱就进赛道了,她说赚得少了但还是比较顺的,有得赚。我有个朋友 B 是近期入的道,一进来就惊呼这钱太好赚了,她赚美刀,喊我快些研究,早点儿来,结果真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啊,一下子懵了…… 我去问做了好几年的那个朋友 A 现在情况怎么样?她说因为是小生意好掉头,还行。
为啥突然说这个事儿呢,因为我刚看群里在传一些做外贸的厂子直接宣布生产线停工,所有人无薪放长假。
就觉得这世上已经没有什么道理可言,没有什么轨道可循。
一切都是恰好撞大运、恰好摔一跤,都是碰巧。(@琉玄)
@方出神:密集地参加了几场葬礼,有几个感受。
1、儿女多的人家在气势上很占上风,独生子女在葬礼上格外悲凉。
2、女性的悲伤更外露也更真实,泪流满面的往往是女儿的角色。
3、隔代的感情,主要是是孙辈对老人的感情往往是流于表面的,记住的都是仨瓜俩枣的好处,理解得不够深刻。
4、葬礼上有两条线,一是血缘关系,二是社会地位。两条线的交汇点就是家族中最受重视的那个人,很容易识别出来。
5、仪式感是必要的,哀苦的背景音乐和繁琐的流程,既是为了让人们更加重视逝者,同时也是一种脱敏。
6、悼词以感谢和肯定为主,谈到逝者,几乎所有人表达的都是同一件事:遗憾。
7、当今中国的红事已经互联网化了,白事暂时还没有,所以在葬礼上更容易感受到某种传统。
8、参加葬礼的过程中,经常会想到厄普代克的一句话:他人之死也在把我们一点点地带走。
朝九晚五以前是用来形容工作辛苦的。
现在是是用来形容好工作的。(@我不想再上班)
我称飞书、钉钉、企业微信为新时代的:
牛鼻子里的环
马身上的鞍
驴脖子上的套(@黄腿肠)
文字有文字的优势,几行字能说清楚的事,视频那得几分钟。但是视频可以看黑丝啊。(@风中的厂长)
喜欢这句话:要看到长坡厚雪,也要看到道阻且长,并且相信行则将至。 (@茨冈女神)
一年中三样东西稳定:发胖、没钱、和没涨过的工资(@老天才)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angzs.com/5244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