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以前科普过,清代管理宗室的风格是 “上严下宽”,对拥有高级爵位(比如亲王、贝勒)的宗室严格管理,动辄罚俸、革爵,对没有爵位的宗室则比较宽容。
今天看到一件档案,是某年宗人府呈报当年发放亲王、郡王的下半年俸银数量,特别生动地反映出这个 “上严” 的状态。
当时,朝中共有宗室亲王、郡王 17 位,理论上,他们半年俸禄加在一起是七万两。然而,这 17 位亲王、郡王中只有 2 位领全了俸禄,其余的或罚了一部分,或完全罚光,最后发放的数目是 —— 二万四千两。
一共七万两,实发二万四千两,罚俸四万六千两,罚俸占总比 65%……(@橘玄雅)
10分钟最强烈的快感并不能抵消10分钟最强烈的痛苦。
你不会用 10 分钟的纯粹折磨去换取10分钟的纯粹快乐 / 幸福。 最大的痛苦盖过最大的快乐.——percavil3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翻脸。翻脸是非常重要的人生技能。越早学会,越不容易被人控制,被人欺负,被人占便宜。
抱着巨大布熊走在街上的年轻男子,一般是两种情况。
1,正走在追女神的路上。
2,已经被拒绝了回家。
其实,大多数人要到毕业之后才会明白,考试是这个世界上为数极少的公平之事。 你离开学校打拼几年才能体会到,这世界上,绝大多数事情对普通人来说,要干出成绩来,基本都是要靠好运气的。 当然,前提是你还得很努力,才能留在原地,才有可能上牌桌打一把。
年轻人:不愧是历尽风霜的大人呢真是云淡风轻啊!!
实际上的我只是:哎呀烧起来了不管了我先喝个茶。
后来我才明白,人生很多事就像一直疼痛的智齿,最佳的解决方式,就是拔掉,而不是,忍受。
普通人很难做足准备迎接衰老,无论是经济层面,还是健康层面,你们在年轻时会有很文艺的想象,觉得自己老了以后会后悔自己有很多梦想没有来得及实现,但是相信我,那不会困扰你们,困扰你们的会是医疗账单、养老金账户、布满全身的疼痛和一天比一天看不清这个世界的视力。
15 岁的时候上知乎,有一句话一定程度上塑造了我的认知。
那个问题是:世界究竟是善意的,还是恶意的?
回答说:世界又不认识你,它是无意的。
朋友们,“主不在乎”,想开点。
从 “有全款房” 到 “有贷款房”,再到 “有首付能力”,然后到 “一起凑首付,一起还月供”,再到 “一起回老家省会发展”。
十多年前开始北京外地单身男女之间对未来期许的变化过程。(@福报KOC)
今天给员工做一个 DeepSeek 简介的报告,最后给大家提一个小问题,人工智能最终是人类的平权工具,还是压迫工具。前者是大家都有平等接触和使用 AI 人工智能的机会,大家都牛逼;后者是少部分人会用和能用好的,借用这个工具压迫那些不会用的人。 (@梁斌penny)
隔壁看到一条视频,一个新疆朋友说不要叫他们馕人,哎,新疆人叫馕人,那河南人要叫胡辣汤人,山东人要叫大葱人……
评论有人说:那我们广东人要叫福建人。 (@花落成蚀)
孔子云:温故而知新。
孟子云:得道者多助。
电子云:物理学用来描述核外电子在空间中概率分布的模型。(@笺墨无颜)
和一个女客户去 ktv,有小白脸进来陪酒。我跟其中一个说:“做你这行挺轻松啊,喝喝酒猜猜拳就有钱收。” 他说:“个中滋味你不明白,有些客人会对你呼来唤去冷嘲热讽,你还要陪着笑脸,心里很难受的。” 我听了有点心酸,老婆每天对我呼来唤去冷嘲热讽,*** 还没钱收。
你不要因为一个人年纪大,就对他有敬畏感,下意识觉得他比你懂得多,要知道人生下来就是人,成为人是没有门槛的,老去也不过是耗时间而已,一个人每天啥也不干,或者每天上街打狗,他也会慢慢变老的,老不等于高尚和善良。(@琉玄)
那些你不能发在朋友圈,以及无法与家人朋友诉说的,那些你默不作声暗自消化的情绪,才是你真正的生活。 (@茨冈女神)
不喜欢回老家的最大原因可能是失权感。在大城市里赚再多钱,在互联网上多有观点,回到老家,价值立刻等同于母猪,评价体系只有两个,“是不是胖了” 和 “有没有公猪配”。(@Fructose97)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angzs.com/522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