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说过《哪咤 2》的票房可能最终会突破百亿,后台不少人说我做梦。结果这没几天,它就已经超过 86 亿,而灯塔给它的预测票房,更是已经达到了惊人的:
145 亿!

因为票房过分超预期,乃至于我买的光线传媒股票一直在涨,五天的时间涨了 90%,简直可怕。

越预测,数字越高,恐怖如斯。
可谁曾想这时候受害者也出现了,还是主要投资方的董事长。
他叫王长田,60 岁了,他掌舵的光线传媒投资了这部《哪吒 2:魔童闹海》。但现在他正遭遇 “拿破仑” 般的待遇。

故事的起点远在 2023 年 3 月,当时王长田写了一份致光线员工内部信,里面提到《哪吒 2》会在一年后上映。
不久后王长田接受采访表示:
“希望《哪吒 2》在 2024 年,带动中国电影票房进入 70 亿时代。”

看到报道后的豆瓣网友却没有对他表示支持,而是冷嘲热讽,说梦里啥都有。

于是就有了这一幕:
王长田脱离群众大放厥词
因为当时市场行情并不好,春节档冠军《热辣滚烫》票房是 34 亿元,属于过去几年的低值了。很多人还觉得中国电影要完了。
但这些冷嘲热讽也没有打消王董事长的信心。
到了 2024 年 6 月,一次课堂上,他自信预言《哪吒 2》票房保底 50 亿。

70 亿也不是不可能。

此话一出,也让网友对他的专业性表示怀疑,纷纷吐槽:
王长田不懂市场心比天高
今年 1 月的 2024 微博之夜他也没消停。
王长田面对镜头扬言,系列作品里第二部往往很难超过第一部,但这次 “哪吒” 动画做到了。

要知道《哪吒 1》取得了 50.35 亿元的票房,但最近很长一段时间,市场信心不足,所以一开始业内人士普遍觉得《哪吒 2》票房最多 45 亿,不能再高了。

这么一对比,大家自然要碎碎念质疑一番:
王长田眼高手低目标过高
但事与愿违本就是世界的常态,就像这次,从春节档开始起,《哪吒 2》就拿出炸裂的表演。
7 天 50 亿!
而此前的冠军们,至少要用 20 天才能达到 50 亿。
这下网友们不得不调整口风,感叹:
王长田联手大拿预测精准
接着《哪吒 2》再用不到 48 小时的时间,也就是总共不到 9 天达成 60 亿。
还在蜜月期的网友情绪自然起波动了,转头诙谐地说:
王长田过于谦虚信心不足
好戏没完,《哪吒 2》又总共用 10 天 9 时 42 秒突破 70 亿大关。
此时此刻,之前王长田的预测成了乌鸦嘴,对此,网友自然可以 “抱怨”:
王长田唱衰魔童居心不良

光骂也不行,还要教他做点好事。
有网友说我已经二三十岁了,你才六十岁,正是出去闯的年纪,那你怎么不去多多应酬?

然后齐刷刷地呼吁:
不去拉动排片,晚上还睡得着吗?

这下问题真的复杂了:
保守派觉得激进派还是太保守了。
很多网友只知道《哪吒 2》票房很好,不知道究竟这票房的实现有多猛。
我们可以来看看。
首先是预测超乎想象地攀升。
一开始是 45 亿,然后是 60 亿,再后来是 85 亿。

再后来是 108 亿了。

还不够。
前天还是 120 亿。

仅仅一天后变成 142 亿。根本停不下来。

其次是排片率。
春节档 7 天,它以近 50% 的排片拿下 71% 的票房,这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
关键不靠密匙延期。
以前的票房冠军,跨过 40 亿之后或多或少需要是靠密钥延期一点点往上蹭票房。没有《哪吒 2》这样在档期内直接杀进 50 亿的。
关键也不靠票价。
实际上《哪吒 2》的平均票价是 49.0 元。和之前的《长津湖之水门桥》《流浪地球 2》《满江红》一样。

而且,似乎随着票房的上涨,平均票价反而在下降。
特别是,看下面两张图,可以看见今年春节档平均票价明显低于过去四年的。


所以很多人吐槽今年票价上涨,这可能是身边统计学了。
那这种情况下,《哪吒 2》的票房还涨得这么猛,足见含金量了。

为了一起见证奇迹,猫眼也做了很多工作。
比如,他们做了全球票房榜,为的就是这部动画电影能轰轰烈烈地 ——
爬榜。

一开始《哪吒 2》处在第 50 位。
然后不断攀升,升到了 31 位。

现在已经冲进了前三十。

按照之前预测的 142 亿总票房,足以挤掉《蜘蛛侠:英雄无归》爬到全球影史第 7。

值得注意,为了方便大家观看爬榜的盛况,猫眼干脆把货币单位改成了人民币。
这时候试想一下,不断打败一个对手,就能让中国网友开心一次,好像大家都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这事本身就很燃。
另一边,灯塔也没闲着。
已经把 “全球单一市场票房榜” 拉出来排了,旨在贴合国人爱冲榜的热情。

无论最后《哪吒 2》全球票房如何,但让人看到一个震撼现象:
单一国家市场对全世界,足以证明中国的消费力有多强。
事实上,全球票房榜里的名作,基本都是美国好莱坞的电影。因为只有好莱坞的电影有全球影响力。

特别是前三十里,没有一部美国元素以外的电影。
直到今年出现了《哪吒之魔童闹海》。

实际上,很长时间以来,美国以外的电影也许能拿很多大奖,也许能在各大评分网站上拿到很高的分,但就是很难赚到全世界人的钱。
比如韩国电影《寄生虫》,虽然拿了奥斯卡,但全球票房加起就是只有 2.5 亿美元。
这已经是非美国电影里很好的成绩了。
那《哪吒 2》呢?
至少海外上映后好评如潮。
一些网友会感叹:
“大型科技、电影、游戏、新能源车、天啊,中国这一年里都在引起全球轰动啊。”

有的法国媒体用一种很标题党的方式表示:
“中国 vs 好莱坞:这部电影票房大爆而且成为阿凡达 3 和侏罗纪 4 的有力竞争对手”

大家都想看到了一种中国挑战好莱坞的力量。
这不是文化输出,什么是呢?

说到这里,两种观点就站不住脚了。
一种是不愿意承认这种票房奇迹的。
他们在上映前和上映过程中,不断开出赌注,觉得这电影票房一般。
“高于 40 亿我直播吃翔”

更有甚者表示:
“每多一元,就多吃一斤。”

只能说小馋猫,一句话让自己后半辈子吃喝不愁了。
还有一种说 “守住春节档事关中国电影存亡” 的言论。
他们认为年轻人不爱看电影了,电影市场寒冬已来,所以为了守住中国电影的未来,大家帮帮忙去电影院买票吧,哪怕不太好看的作品。
这种带点道德绑架意味的观点潜藏一个基本逻辑:
好片也救不了市场,所以观众要为烂片买单。
事实上未必如此。
你看《隐入尘烟》在排片极少的情况下,慢慢有了起势,获得了文艺片的可观收入;

同样,《红海行动》以 10% 排片的开局,再考虑这是一部血肉横飞的现代战争片,被认为不适合在春节期间上映。但后来它反超《唐人街探案 2》成为春节档冠军。
再有就是现在的《哪吒 2》。
说白了,你做得好,观众自然会以票房大卖的形式狠狠砸你脸。

(冯小刚客串周星驰电影《功夫》)
还能说什么呢?
最后,我会想起一部华语电影里的台词:
“电影发明以后,人类的生命比起以前延长了至少三倍。”
所以,从今天开始我们好好做梦吧。
来源:雷斯林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angzs.com/5202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