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涨姿势首页
  2. 世界观

财富500强上的大佬变迁

编辑 / 董雨晴

每年,《财富》杂志都会发布世界 500 强榜单。这是一个很好的观察窗口,可以检验出全球企业的赚钱能力。后来,“世界 500 强” 干脆成为了一种称呼,是对 “全球最大的五百家公司” 的一种通俗叫法。

企业家们都希望自己的企业成为 “世界 500 强”,现在,就连做企业服务的公司最先争抢的,都是 “世界 500 强”。

这几年,500 强榜单的主流阵营几经更迭,从房地产、互联网,再到现如今的新造车,正所谓,铁打的 500 强榜单,流水的财富大佬。

几家欢喜几家愁

今年在世界 500 强名单中排名第一的是沃尔玛,第二名则是亚马逊,而中国的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分别位居第三、第四、第五名。

纵观整个榜单,中国共有 145 家公司上榜,超过了 124 家公司上榜的美国。

在总营收方面,中国的 145 家公司占 500 强企业的 31%,首次超过占比 30% 的美国,然而,中国企业的平均利润约 41 亿美元,不但远低于美国的 100.5 亿美元,而且低于德国、英国、加拿大、法国等发达国家,平均销售收益、总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也都落后于《财富》世界 500 强平均水平。

在这份榜单上,许多中国公司表现得非常励志。鞍钢集团比去年跃升 183 名,达到第 217 名,是今年世界 500 强中排名上升最快的企业;小米的排名上升到 266 名;京东排在 46 名,成为中国唯一一家进入前 50 名的互联网公司;比亚迪第一次进入了世界 500 强榜单。

尽管小米的排名不如京东、阿里巴巴和腾讯,但这家不仅会造手机,还很会投资的公司上升速度非常之快。2019 年时,小米首次进入《财富》世界 500 强,排在第 468 位。雷军连发多条微博,庆祝自己终于在 500 强企业上班了,由于过度激动,他的第一条微博还打错了字。

1

四年之后,小米依然表现不错,榜单排名提升超过 200 位,是同时段内排位上升最快的中国科技公司。

进入榜单前 50 名的京东,在去年首次进入前 100 名,继续保持在中国互联网公司中排名最高的地位。去年,《财富》中文网在榜单发布时评价:“京东的自建物流体系在疫情中展现出比较优势,京东物流今年 5 月在香港上市,是京东系第四个 IPO。”

车企比亚迪则是第一年进入世界 500 强,排在第 436 名,是榜单中唯一一家中国车企。据榜单显示,比亚迪平均营业收入 327.58 亿美元,比去年大幅增长 47.3%,新能源车销量增长迅速。今年上半年,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超过 64 万,同比增长 1.65 倍,成为全球之冠。

不过,几家欢喜几家愁。在小米、京东、比亚迪占尽风光的同时,恒大、融创、华润置地三家房地产企业从世界 500 强榜单上消失了,另外,华为的排名急剧下降 52 名,排到了榜单第 96 名。

在房地产企业中,碧桂园、绿地、万科、保利、龙湖五家房企上榜,这些房地产公司的平均营业收入上升到 678.8 亿美元,但平均利润却大幅下降,减少到了 28.7 亿美元。

恒大集团在 2021 年还位列第 122 名,比 2020 年上升 30 名,但在 2022 年,频繁爆雷、负债 1.95 万亿的恒大从世界 500 强榜单上消失了。

除了房地产企业,中国科技巨头华为的日子同样不好过。2020 年到 2021 年,华为的名次从 49 位提升到 44 位,但在 2022 年,由于消费者业务承受巨大压力,营收下降,华为排名断崖式降低,勉强保住前百的位置。

2021 年,华为全球销售收入为 6368 亿人民币,同比减少 28.6%,华为不得不将智能汽车技术作为新的增长点。从 2021 年开始,华为与赛力斯合作打造了 AITO 品牌。今年 7 月 4 日,余承东在华为发布会上透露,AITO 品牌旗下第一款产品问界 M5 上市 87 天销量破万,成为成长最快的智能电动车品牌。

不过,造车始终是一项 “烧钱” 的业务,据余承东透露,汽车是华为唯一亏损的业务,直接投入 7000 人,一年花掉十几亿美元。不过,华为也在通过 “帮助车企造好车、卖好车” 积极自救,争取在新能源汽车这一领域取得新的盈利点。

冲进 500 强

作为衡量全球大型公司的一份榜单,《财富》500 强榜单最早诞生于 1955 年。虽然自诞生之初起,收入就被作为了这份榜单在对企业进行排名时的主要依据,但也并不是有钱就能进的,一开始的评选范围还仅限于制造业、采矿业和能源勘探三个行业的美国公司,后来才陆陆续续纳入其他行业和其他国家的企业。

1989 年,这份榜单被严格划分为美国公司和非美国公司两个完全独立的榜单发布,中国企业也第一次登上了世界 500 强榜单,拿走这份殊荣的是当时银行界的 “扛把子”—— 中国银行。

银行业的稳固地位从此时就开始奠定。在之后的 30 多年间,中国银行业在《财富》500 强榜单中几乎年年不落,更是长期占据着这份榜单中上榜中国企业们利润总额的半壁江山。

到现在,银行们在上榜中国企业中的超前位次虽然早在十几年前就已经被国家电网以及 “三桶油” 中的中石油和中石化超过了,但依然足以远远甩开一众玩家。2022 年,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 “四大行” 分别排在榜单 22 名、24 名、28 名、42 名,而大家熟悉的阿里巴巴则排在 55 名,腾讯排在 121 名。

赚钱能力上,中国银行业更是始终稳坐高位。2022 年,工、建、农三大中国商业银行继续位列全球利润榜前十位,其中,工商银行的利润高达 540 亿美元。而在中国上榜公司中利润率排前十的公司,除了腾讯、台积电和华为外,也全部是商业银行。

2

一个更直观的数据是,今年进入榜单的中国银行共有 10 家,但仅这 10 家银行利润就占据了全部上榜中国大陆企业利润总额的 41.7%。

这在一定程度上与全球范围内的上榜企业行业分布具有一定的趋同性。数据显示,2022 年,拥有最多上榜企业的分别是保险(51 家)、银行(44 家)、车辆与零部件制造(33 家)、炼油(30 家)、金属(27 家)行业。

时间再回到 1995 年,第一份包含了美国和其他各国企业在内的综合榜单正式问世,成为了第一份真正意义上的世界 500 强排行榜。

也是这一年,46 岁的张瑞敏喊出了这样一句豪言壮语:“我们要进入世界 500 强。” 海尔因此成为第一家提出要进入世界 500 强目标的企业,但这在当时无异于天方夜谭。

要知道,这一年,进入世界 500 强榜单的中国企业才不过中国银行(207 名)、中化集团(209 名)、怡和控股集团(400 名)3 家。海尔当年的主营业务收入更是只有 15 亿元人民币,折合 1.81 亿美元,距离当年榜单上排在最后一名的公司 22 亿美元的营收有着 12 倍多的差距。

不过,张瑞敏的这一愿望最终在 2018 年达成。海尔在这年首次上榜,位列第 499 名,并在 2022 年的最新榜单中,上升至第 405 名。

这也是很多中国企业共同走过的线路。

早期,全球 500 强企业榜单中,基本上只有石油、电力、银行、电信等国家支柱型产业领域的中国企业刚刚够上门槛。但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及改革开放的持续发展,进入榜单的中国企业越来越多,所涉行业也逐渐多元化起来。

数据显示,1995 年,世界 500 强榜单中仅有 3 家中国企业,到 2004 年,增加到 15 家,保险公司开始崭露头角,但依旧以石油、电力、银行、电信企业为主。2009 年,37 家企业上榜,且首次有企业(中石油)挤进榜单前十;到 2016 年,中国企业进入世界 500 强数量首超百家,达 103 家。

2019 年,中国企业上榜数(129 家)更是首次超过美国(121 家),成为世界上拥有世界 500 强企业最多的国家。格力电器、小米、中国中车等 13 家中国企业都是在这一年首次上了榜,小米更是成为了当年最年轻的世界 500 强公司。而在今年,中国共有 145 家公司上榜,大公司数量继续位居各国之首。

兴衰浮沉的大佬们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上榜公司数量的变化,《财富》世界 500 强上榜企业的更替和变迁,实际也是观察中国产业发展的历史脉络以及行业兴衰枯荣的一个重要视角。

电力、石油、银行等实业始终是世界 500 强榜单入榜中国企业中的常青树。迄今为止,国家电网、中石油、中石化依旧牢牢把持着中国上榜企业中的前三名,同时在全世界范围内,也依然拥有一个不错的排名,三者依次捧走了榜单第 3 至 5 名。银行自不用说,除了收入亮眼,在利润上更是一骑绝尘。

而在此之外,榜单中的其他一些行业则颇有些兴衰浮沉的味道。

1987 年到 2018 年,房地产行业产值从 382.62 亿元上涨到了 59846 亿元,翻了 150 倍。房地产行业的富豪们也早在 2007 年前后就曾登顶过中国首富之位,但房企第一次登上《财富》500 强榜单,却要等到 2012 年。这年,绿地集团以以 2445.75 亿营收、120.04 亿元利润总额、1050.78 亿元的销售金额成功挺进世界 500 强,排名 483 位,成为第一家登上世界 500 强的房企。

2017 年,《财富》世界 500 强榜单中,共 6 家房地产公司上榜,全部都来自中国,分别是绿地集团(第 277 位)、万科集团(第 307 位)、恒大集团(第 338 位)、保利集团(第 341 位)、万达集团(第 380 位)、碧桂园(第 467 位),其中,碧桂园为首次上榜。而这一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额首次突破了 13 万亿元,销售面积也第一次突破 16 亿平方米。

此后,入围的中国房地产企业基本保持在 5 家的水平,直到 2021 年,迅速增加到 8 家后,又在今年迅速回落至 5 家,中国恒大、融创中国、华润置地 3 家出局。而这些留下的房企,日子也不算好过,尽管相较去年,平均营业收入有所上升,达到 678.8 亿美元,但是平均利润下降,减少到 28.7 亿美元。

房地产后,迅速闯入的曾是互联网企业。2016 年,京东首次闯入世界 500 强,位列第 366 名,成为中国首家入选财富 500 强的互联网企业,一举打破中国互联网企业长期缺位全球 500 强榜单的局面。次年,阿里、腾讯也纷纷上榜。

而在最新的榜单中,京东、阿里、腾讯的排名有所上升,分别位列第 46 位、第 55 位和第 121 位,是这三家企业登上榜单以来,名次最高的一年。

不过,从去年开始,随着监管不断落地,互联网 “野蛮生长” 的时代俨然已经结束。新的机遇给到了新能源,尤其是新能源汽车这里。

3

要知道,特斯拉今年才是第二次登上榜单,排名却已经跃升 150 位至了第 242 位。而在国内,典型如比亚迪,就在今年首次登上了世界 500 强榜单,位列第 436 名。其股价更是在今年 4 月宣布停止燃油车生产,全面发力新能源车型后,蹭蹭往上涨,一度突破过万亿市值。传统车企吉利估计也得咧开了嘴,得益于汽车总销量和中高端产品销量占比的不断提高,它的排名较去年提升了 10 位。而在过去一年间,小米、华为等更多的玩家还在持续进入新能源造车领域。

新能源的火热能在榜单上持续多久,难以预计,但纵观 2022 年上榜《财富》全球 500 强的中国企业,实业兴邦的逻辑始终没变,能源、金融、制造业始终是榜单中最稳健的选手,但每年的榜单中,也会随着行业大势和企业自身的变化,频繁出现落榜与新上榜企业的交替。

来源:AI 财经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angzs.com/434485.html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QR cod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