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涨姿势首页
  2. 世界观

当人们习惯了互联网

image

文/和菜头

来源:槽边往事(ID:bitsea)

我出生于1975年,目睹过一个院子的人围观一台电视机,也目睹过人们提着砖头大小的大哥大招摇过市。见证了电视机变成普通家电,彻底沦为视频播放器和游戏屏幕;也见证了手机从砖头变成掌中宝,从功能机变成智能手机,不再挂在人们的裤带上。互联网也是一样,我在1997年上网的时候,互联网还是个挺神秘的事物。不要说互联网,那时候的电脑都还有专门的防尘罩。每天上网得先摘掉罩子,穿着防滑拖鞋,在近乎虔敬的气氛中凝听拨号上网的啸叫声,等待着再一次连上新世界。

今天,当微信宣布月活跃用户数超过10亿的时候,互联网早已不再是个新世界,它就是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的一部分。它是你看新闻、找资讯、打游戏、买午饭、看电影、日常购物和社交交友的地方,换句话来说,互联网已经不再那么“酷”了,就像你不能把每天出门上班视为一种冒险一样,它只是一种日常存在,没有那么多新意。

我曾经相信,互联网是我们这个时代里的砖头、钢筋和水泥,任何人都可以用它搭建出自己想要的东西。因此,在互联网世界里可以看到人类创造精神的大爆发,也能够帮助人们成就自己想要成为的那个自我。这个想法在过去的岁月里一度是真的,所以在互联网早期成就了一大批作者。有了互联网的帮助,他们无需编辑部的首肯,就可以直接向读者发布作品。而且和传统的出版传媒行业不同,他们总能够第一时间看到读者的反馈。在这种发布---反馈---修正再发布的过程中,许多人因此掌握了商业写作的奥秘,网络写作比任何写作培训班都要高效。

然后是新闻网站,它们和传统的纸媒相比,一方面体量变得巨大。新浪作为门户网站,在全盛时代首页上有上千个链接,数以百计的编辑随时在更新这些链接的内容。在链接的另一端,则对应着无数的新闻页面,这是任何纸媒都做不到的事情;另一方面,在所有新闻页面下方都有评论,读者会彼此交互,也会用评论来表达对新闻的关注,他们这些行为数据又决定了编辑在未来会更新什么内容。在许多新闻网站,跟帖甚至构成了用户浏览的原因。这同样是纸媒做不到的事情,在一个印刷周期之内,编读往来需要耗费大量时间,而且这种互动永远不可能是实时的。

今天回过头去再看,互联网在内容时代很早就为全人类贡献了三件事:

1、根据用户反馈,快速迭代优化产品,这已经成为了一种流行的方法论;

2、产品一旦确立(新闻网站上线),自我复制和扩张的边际成本趋近于零(发多少条新闻成本不会上升太大)的盈利策略;

3、无互动无内容的新内容定义,即:信息需要和人严格绑定,两者之间的区别越来越模糊。

所有以上三点,本质上都是互联网加速信息流动带来的结果,尤其是在信息发布者和接受者之间的双向流动的结果。由此带来了信息量的暴增,所以人们一再创造新产品,去解决信息的发布问题:邮件组、BBS、博客、微博、视频网站、图片网站等等;去解决信息的分发问题:订阅、推送、智能算法推荐、人际关系网推荐等等。

人们很快越过了互联网的内容阶段,试图打破网络和现实之间的障壁。之前无论是你发帖,你回帖,你点赞,你转发,你吵架,你都被局限在网络的虚拟空间之内。你在互联网上的所作所为,基本和现实世界是割裂开来的。但是今天你再来看,你手里拿的是一台手机,你是在一块玻璃上用手指指点点,你指指点点的对象是一些图片和按钮。但是,当你在手机对应的移动互联网世界里指指点点完毕,快则半小时,慢则三天,你的门铃会想起,图片上对应的实物会出现在你的面前。也就是说,你透过网络对现实世界产生了影响,无论是购物、叫车、跑腿、保洁甚至是性生活,都可以通过网络和真实世界发生关联,产生物质交换。

我们现在正处在互联网的这个阶段里,人们在想尽办法试图让网络和现实世界融合在一起。之前我们已经见到了不成功的Google眼镜,试图用眼镜取代手机;我们也已经见到了不那么成功的智能音箱,试图用音箱加网络为我们开灯烧水放音乐查询天气;我们也已经见到了也许正在成功的机器人,网络在增加它们处理现实状况的能力;我们还见到了也许即将成功的无人机,说它即将成功是因为它可能在互联网的帮助下极大地提升物质交换的速度和效率,和其他方向相比它的前景会相对清晰。

然后呢?当人们习惯了互联网,互联网已经成为了生活的一部分,甚至创造出了一些新的生活方式,然后呢?

然后互联网世界就变成了一个“古老”的世界,人们在这个旧世界里小修小补。Snapchat的阅后即焚又怎样呢?坦率说,我不觉得它是多么巨大的创新。通讯APP让人24小时在线,任何时候都可以相互联络,这是巨大创新,这是前所未有。阅后即焚不是,两端加密的Telgram不是,它们是不完美世界的小补丁;共享单车怎么样你已经看到了,整个共享经济最早看起来像是个伟大的创造,某种思想方法在这个世界上的伟大实践,互联网把现实世界里原先不可能的事物变得可能,但最后证明人类社会比我们想象得要更为复杂,人类行为也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更为复杂。

更糟糕的是,除了见不到奇思妙想和雄心壮志之外,当新世界变成旧世界之后,曾经能给与人们无限激情和启发的互联网,正在变成一种束缚。除了流量之外,今天的互联网世界里没有别的叙事方式了。流量红利、流量洼地、流量枯竭,来来去去就是对着一个蛋糕满心算计能切多大一块下来。相比之下,拼多多开发出一个本来不存在的流量池,也都算是伟大创举。

用户也是一样。一开始的命题是如何获得更多用户,然后就是如何把用户转变为客户。再然后是如何把用户牢牢束缚,涓滴不漏。现在则是如何把用户变成产品的一部分,一并打包卖出去。人和信息到了这里,倒真的是浑然一体,再也无法区分彼此。人的信息终于变成了信息的人,我们在比特化世界的同时,也把自己比特化了。

所以,我现在感觉到异常困惑。是不是世界上所有的新事物走到后来都会是这个样子?人们努力在这个世界上寻找新的增量,增量世界带给人们无穷的创意和勇气;但是增量世界迟早也会变成存量世界,一切都会慢下来,一切都会变得和旧世界一样,永远只存在如何切分的问题?这就像是一个人一直住在洞穴里,有天被带到城市,得到了一套住房。一方面他会惊呼赞叹,欢快地四处奔跑。但是在另一方面,他在欢呼奔跑之余,会慢慢地,一点点地,把那套房子装修成洞穴的样子,甚至在水泥伪装的“岩壁”上精心地贴上真的苔藓。

我真的不知道。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angzs.com/293047.html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QR cod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