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有:我真的很想知道施耐庵在情感上经历了什么。
他塑造的坏女人形象真的深入人心,且有血有肉。
塑造的好女人,比如林娘子,非常单薄,很脸谱化。
李师师形象偏正面,但也不怎么立体。
他真的很擅长塑造坏女人,而且塑造这些人,也没那么遭人恨。
他甚至给坏女人提供了充分的动机。
比如阎婆惜、潘金莲、潘巧云,各有各的坏,但也各有各的动因。
阎婆惜出轨,施耐庵塑造的动机是宋江根本不好女色,她年纪轻轻,很正常。
宋江也无所谓。
后来阎婆惜想找宋江要金子,才激怒了宋江。
宋江根本没收梁山的金子,阎婆惜非觉得宋江收了。
而阎婆惜说的理由又很合理:公人不贪财,如同猫儿不偷腥。
合理啊。
潘金莲是确实是婚姻悲剧,被恶意报复嫁给了武大郎。
喜欢上武松,这很好理解吧。
后来和西门庆好了,也不是她主动,而是西门庆和王婆定下来一步一步的计策。
就也还行。
当然给武大郎下药是非常不对的。
她给武大郎下药,西门庆缩在后面,还在跟粉头喝酒,有些所托非人。
潘巧云是相对不恶的,毕竟不像前两位犯法。
而潘巧云的出轨对象恰好对应这几天的时事,找了个和尚。
而潘巧云的老公对男女之事也不怎么在乎。
而出轨对象裴如海似乎很厉害的样子,懂得哄女人开心。
潘巧云的老公杨雄原本也不怎么想管,心想这样过去算了,结果硬是被石秀架上去了,说 “你要不要做好男子” 了,好好的在编人员,结果成了罪犯,只能上梁山了。
(所以很多人很讨厌石秀这段情节)
就是施耐庵塑造这几位,各有各的动因,各有各的环境。
都很丰富。
似乎也不是很遭人恨。
施耐庵似乎也不怎么恨这些人,就是叙述。
这些角色不可能没有原型,看起来就不是编的。
好比施耐庵说什么挖人心做醒酒汤,得用凉水在胸前降温,才好吃。
听起来就是真的。
所以我对施耐庵的情感经历非常好奇了。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angzs.com/5319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