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涨姿势首页
  2. 一本道

涨姿势微语录0412:与孩子的矛盾,无外乎 “你无法接受孩子的平庸,同时孩子无法接受你的贫穷” ​​​

绝大部分普通人如果仅靠自己,真就只能称得上是 “苟活”… ​​​

我想过,桃花源记里的人一直跟外界隔绝,生产力发展也不行啊。
再一想,就是生产力不行,才能叫桃花源,如果外人进去发现里面已经普及了曲辕犁,只会大吃一惊。
如果进去发现桃花源里都盖起来写字楼了,那完了,那他们不是桃花源,陶渊明的位面才是桃花源。 ​​​(@汪有)

我突然发现为什么 90 到 00 年代初的同人女比较能贯彻不喜欢就划走而不是上去怼脸乱喷的原则是因为小时候看电视的习惯…… 那时候电视节目看到不喜欢的就换台几乎成了人类本能。没有弹幕,没有直播留评,没有评论区,可能会有人写信去报社和电视台骂,但这种毕竟是少数。现在看来确实是技术改变了人的潜意识,并不是人变得更粗暴了,而是粗暴的手段变得简单易得。“不喜欢就换台” 这个基本礼节随着电视娱乐的没落可能真的会消失吧。(@慕容去矜)

大家老说我是蒙古汉子,但事实上我是个纯纯城里长大的肥宅。
去年骑马,我们一帮人排成一列,骑马教练从第一个人开始一个一个嘱咐骑马的注意事项,我伸着脖子仔细听,教练到我跟前后瞅了我一眼说 “你就不用教了”
我:???我的命也是命啊! ​​​(@优癖)

共情能力强的人在当下过得都太痛苦了,主动麻木都变成了一种自我救赎。(@何宽)

以前我总想,我一定是杨过,后来我承认我有可能是尹志平,最后我才知道,尹志平好歹还是全真教的大弟子,也拥有一定的武功。最后我发现我可能被梅超风一掌打死的小兵甲,一个没有台词无名的鼠辈。

油管上有个奇葩分类,就是 “戒色区主播”。发出去之后没多久,就有小伙伴找到我,说他几年前开始在某音上做戒色,已经初见成效,去年挂小黄车还赚了七八万,业余的,很不错了。

他说按理说导管不需要戒,但是很多人看黄片太多了,一天好几次,然后精神萎靡干啥都没精神,工作生活一塌糊涂。所以有戒色需求的人超级多,尤其年轻人,他就讲戒色的好处和戒色的方法论,收获了很多粉。还拉了戒色群,大家一起互相鼓励。他以前混迹某度的 “戒色吧”,经验非常足,很有信心一直做下去。(@九边 Pro)

昨天上课讲到「普通の顔」,抖了个 “平平无奇古天乐” 的包袱,这是几年前的网络热梗,我记得还有 “不知妻美刘强东” 什么的。万没想到底下的学生一脸茫然看着我,毫无反应,只有我独自在讲台上尬笑…… 妈呀太尬了!才反应过来,06 年出生的大一学生根本不认识古天乐是谁。再一次鲜活地体会了代沟之为何物。(@李不觚)

家庭教育的核心是兜底,确保孩子长大成人,以后不犯浑,孩子的人生空间和发展上限一定不是你父母教育出来的,更别提那一套套神神叨叨拼命造词的科学育儿理论。
别太把自个儿当回事(@福报 KOC)

“不羡鸳鸯不羡仙,只羡阴阳每一天”(@程老湿爱吐槽)

我朋友小孩的学校,老师在家长群告状,说让小孩子看点正常的东西。
小孩子写:我看我老师也是风韵犹存啊……
关键他孩子老师未婚,30 岁……(@专业戳轮胎熊律师)

我特别喜欢惠勒的单电子宇宙假说,就像现在市场的 “一条裤子” 假说一样,充满美感,今天也是这样,债穿了,股就下不了床,股家里还有十几个孩子,每天最多只有一两个能出门溜达溜达 ​​​(@爱知君)

2004 年 5 月,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弗里德曼接受采访时说了一段著名的话,这段话在中文互联网上被简化为:“花自己的钱办自己的事最为经济;花自己的钱给别人办事最有效率;花别人的钱给自己办事最为浪费;花别人的钱为别人办事最不负责任。”(@tombkeeper)

我们年轻人不是想不开,而是想的太开了。看明白了大部分事都是基于运气,而不是努力。在能努力的部分努力,其他的只能交给命运。恋爱结婚这些事,何必去苦苦思索。缘分自有天意。即使没有伴侣,这辈子也得好好过下去。自己的幸福,为什么要指望别人呢(@推拿熊)

疑罪从无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好多人都习惯了社媒断案。医生治不好病和警察抓不住嫌犯本身都是很正常的事。 ​​​(@安乐林旁安乐客)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angzs.com/524546.html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QR cod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