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涨姿势首页
  2. 世界观

中美大对账下的世界真相

这两天 A 股市场之外的最大话题,莫过于小红书上的中美网民大对账。互联网的初心是让促进信息流通,磨平信息不对称,但在算法的不断进化下,现在的互联网更像是成千上万个精心打造的信息茧房。从这点来看,这波美国 tiktok 难民涌入小红书,确实炸掉了信息茧房,不仅 CN 看到了美国人的真实生活,美国人也看到了中国的生活。

在过去,大众眼中的西方世界是公知描绘的 “澳洲苍蝇会采蜜” 的世界,但实际上,西方不同国家的生活情况大相径庭,美国人收入相对较高,但是福利保障远不如欧洲,这里讲个冷知识,美国人是只有 12 周的无薪产假的。而欧洲虽然福利保障很全面,但年轻人的收入基本都只有两三千欧,欧美同样的岗位,欧洲人的收入可能只有美国的 1/2。

而从消费的角度,欧美的服务业消费价格是令人发指的高。关于中美的消费差异,我想起了景林高云程去年年中给投资者信的最后一段,很有意思,也值得大家思考。

“上海点一人份麦当劳早餐套餐送到家,大约 20 元人民币,而在美国同等级别城市,同样套餐同样距离送餐到住址加上小费后的总费用大约是 20 美元。如果分别计入两国之间的货币汇率,就有 7 倍的差异。实际上,一样的食物一样的劳动甚至更低的效率。这也是为什么从购买力平价角度计算,中美的 GDP 差异早在 2014 年已经逆转了。

在仰望星空方面,我们应该奋起直追,不仅学习技术也要学习源源不断产生技术和科技的土壤环境。在长期国力对比方面,我们也无需妄自菲薄,一份快餐就是一份快餐,不能因为价格差距 7 倍就能多给几个人吃饱。“

诚然,在许多工业品上,美元的购买力强得多,我个人在美国生活过几年,我的实际感受是同级别城市(上海对应纽约),1 美元的实际购买力大概等于 3 人民币。美国人过的不是天堂的生活,CN 过的也不是地狱的日子。

而在过去公知的嘴里,为 CN 大众构建的是一个 “欧洲福利保障 + 美国收入待遇 + 中国物价水平” 的西方世界,更有意思的是,很多公知甚至没有在西方世界长期生活过,都是靠着臆想编造的一套叙事逻辑。虽然不知道小红书这波推倒柏林墙会持续多久,但是在此刻,大家还是继续享受地球村 moment 吧。

来源:富城路价投联萌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angzs.com/519481.html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QR cod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