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广东吃早茶太野了。
现在广东人吃早茶时,下饭菜是 WWE 摔角。

以前的天王山之战在公园的健身老人中,那些以头抢地,抽自己裤裆,核心巨稳的疯狂健身大爷大妈。
现在诸神之战,已在早茶饭桌的中央,送饭仔大战蒙面皮套男,在台上打得咣咣响。
外国佬身穿 JK 裙跪下挨打,双马尾靓妹上演武松打虎。
下面的食客:等等我先抽空吃个虾饺。

WWE,已经变成了广东人的 WWTea.
早茶 wwe,这点子谁想的
第一次听到早茶 WWE,想必普通人都会被这种哪哪都不挨着的混搭给震撼到。
但在广东,一切就这么神奇的发生了。
在早茶 WWE 的摔跤台上,最精彩的莫过于还原各种必杀技。

看功夫片是不能走神的,不然眼睛都跟不上招式,要是稍微低个头玩会手机,说不定整场电影最精彩的打斗戏就错过了。
但早茶 WWE 就不一样了,大部分时候都是高光时刻。
捶肚、打头、拆祠堂的应有尽有,无论底下的观众是在吃凤爪还是吃烧鸭,都能简单 get 到它的魅力。

比如这个 “五星飞扑” 就很生猛,看起来像小孩玩的人肉沙包叠叠乐的无敌加强版。

“超级炸弹摔” 是高空一摔二把人摔到椅子上,属于是早年间成龙来演,起来时都得叫两声疼的猛招。

小时候在电视上看到的经典招式,都在早茶 WWE 被还原。
“什么飞冲肩,双肩压地,锁喉抛摔…… 在一家早茶店里全都能看见!”
可能正因为知道是演的,台下的人就更为这种逼真的表演效果而震撼。

每次摔角手应声挨打,摔角台被打得咚咚响,下面的观众叫好声响成一片。
“家人们,先吃一口啊。”
忙着看的观众,只有在台上准备大招的间隙,才想起自己碗里的菜都快凉了。
道具赛讲究娱乐性和观赏性,早茶 WWE 上会用到木板、椅子甚至铁桶。
就像没一只鸭子能活着走出广东一样,在早茶 WWE,也不会剩下任何完整的木板或者没受过伤的铁桶。
摔角手从台下请出一只退役老桶时,它伤痕累累的桶皮已经说明了一切,该摔角手还心疼地表示:“很贵的,每一次搞烂一个就要一百多块。”

但当他同事在飞踢此桶,将铁桶往另一位摔角手身上招呼时,却看不到一点温柔。

说到 “温柔”,肯定要说到在场唯一的女摔角手。
这位双马尾姐姐就有种外在萌妹,内在修罗的反差感。
她在上场之前会跟迪士尼公主在花车游行时一样,先和台下的观众互动合影,比心饭撒,上台之后则剪刀腿旋转三周半把人摔到台上。

早茶 WWE 不光是打,还有自带剧情的,代入感奇强。
双马尾姐姐与女装外国仔和蒙面战士正义的 1V2 大战开打前,就有一段爱恨情仇的铺垫。
还有壮汉为难上菜厨师,要求吃顾客的烤乳猪,厨师不服,当场爆衣大战无礼壮汉的桥段。

对服务员大呼小叫要人家倒水,干扰比赛的,也被路见不平的摔角手泼水扇脸以示教育。
有道是,敢找服务员退纸巾的,自觉上台成为挑战者。

不过以上都是广东食客和茶楼老板喜闻乐见的剧情 play,对广式餐厅服务调侃的同时,博顾客一笑。
如果坐得足够近,台上摔角手可能还会过来喝你一口你递的水,唠上两句家常。
不过,想体验这种沉浸式的暴力美学早茶,自有另外的价格。
在广州普通的茶楼,吃顿早茶平均也要不了上百块。早茶 WWE,直接喊出了和演唱会表演差不多的价格。
最前排近距离的 10 人红桌要 3388,如果没有凑齐朋友,大概率还要和陌生人拼桌。

我寻思着 10 个人这 12 个菜应该也吃不饱的时候,真正的广东狠人,其实都已经把订座电话打爆了。

东西可以不吃,热闹不能不凑。况且早茶 WWE,还是上过当地电视的顶级热闹。
要我说《少林足球》还是太超前了,周星驰现在完全可以在这取材,再拍一部精神续作《少林茶楼》。
广东,中国摔角的故乡?
最早的广东吃席 + WWE 组合,是在 2019 年一位江门老板自己承包的婚礼摔角表演。
在这场婚宴上,还设计了很有氛围感的外国人摔角手试图 “抢婚” 剧情。
在故事的最后,自然是外国摔角手被正义的自己人打败,成就一桩美好婚事。

不久前,这位老板又办了一次生日宴。
生日宴上徒弟摔师爷,四十多岁的 “中国第一代的摔角手” 大战 “跨行体育生”,跨三代的师父徒弟在摔角台上相聚。
自此,广东早茶 + WWE 的新吃法便开始发酵,一发不可收拾。
而让人惊讶的是,广东人不是全然外行看热闹,而是内行看门道。
不少 IP 广东的观众表示,摔角是他们的童年回忆,在小时候,广东体育频道的《WWE 狂野角斗士》就让他们接触过了摔角。

就连这位如今在早茶 WWE 中表演的摔角手陈鹏威,也说自己是看广东体育台 “狂热摔角” 而喜欢上摔角的。
每周一和周四,伴随着王泰兴老师专业的讲解,右下角滚动的男科医院广告,480P 超糊的清晰度,当时还活跃的约翰・塞纳,送葬者等明星,共同构成了广东小孩们对 WWE 的最早回忆。

广东人的童年回忆又补全了一块拼图。
有老广说童年回忆是《乘龙怪婿》,也有人说是集数突破吉尼斯世界纪录的《外来媳妇本地郎》,也有人从小看着 WWE 转播长大。

在广东体育频道之外,陕西、江苏、天津、福建等地方卫视的体育频道都曾转播过 WWE,电视媒体统治传媒的时候,就曾给现在的观众种下过种子。
有数据显示,2008 年在中国因为各种渠道了解 WWE 的人就有 1.4 亿人之多。
其中被启蒙得最多的,还是当属广东地区的摔角迷。
现在举办最多摔跤比赛的国内城市中,广州往往是唯一能卖出几百张票的地方。
在几年前一场 WWE 赠票活动页面下,依稀能看到许多因为广东体育频道而入坑的粉丝留言。
我们可能无法想象在大头电视中,约翰・塞纳对一个小孩的深深吸引,他会模仿其各种招式,默默自创绝招。
有人一直看着 WWE 长大,当青春期过去,他们已经把摔角巨星们当做了陪伴自己已久的家人。
还有人把体育频道里的塞纳当做偶像,深夜两点偷偷起来看电视,把原本坚持反对的父母也变成了 WWE 的粉丝。
还有粉丝表示,自己从小因为患有腿部疾病,运动时被人嘲笑,因为 WWE 而被鼓舞,开始尝试各种运动,真的励志。

当一个小孩痴迷于在电视上看 WWE 体育转播,家长们肯定会认为这些节目太暴力,而对摔角这种体育竞技带着一定的偏见。
但这些偏见并不会影响真正的摔角迷对它的热爱。
其实早茶 WWE 和真正的 WWE 一样,都是一种表演。更准确地说,摔角是一种介于即兴戏剧和近景魔术之间的体育运动。
当摔角手面对观众时,就像演员面对不能停的摄影机,就算下台了也要演下去,就连台上的裁判有些时候都是演员。

他们就像电影里那些不会被重视的动作替身演员来到线下,力图用精彩的剧情人设和高难度的动作演绎,让你记住他们的名字。
在各类本土和好莱坞动作电影都没落的当下,早茶 WWE 就像一种真正的 “逆势而行”,它看起来那么熟悉,又那么新。
短剧式的短平快剧情,比打脸扇巴掌要刺激复杂得多的动作设计,还有剧场的营销和互动方式……
国人的消费时喜欢折衷,如果让人花上几百元去看一场纯粹的摔角,大多数人一定兴趣寥寥,但如果花几百元去吃早茶同时还能看摔角,肯定会有人感兴趣。
往远处说,为童年回忆买单,也就是为情绪价值买单,没有什么不可以。

中式梦核的视频爆火后,人们又爱上了颓丧 doomer,有人迷恋二十多年前的老 IP 森贝儿家族的贵宾小狗,还有人在 NewJeans 的歌声中寻找过去的千禧年和 Y2K。
一开始我们只是以为” 一切终于癫了 “,但或许时尚本身就是一个轮回。
在早茶 WWE 的视频下,观众们早就迫不及待。WWE 看过了,早茶 +《破地狱》有唔得搞?
来源:X 博士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angzs.com/517093.html